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张天彤来桑调研桑植民歌非遗保护工作
2023-10-17 08:46:41          来源: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刘璐 | 作者:黄炜          浏览量:4285

桑植融媒10月17日讯(记者 黄炜)10月15日,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张天彤来桑开展“桑植民歌”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茂蓉出席座谈会。

会上,桑植县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桑植民歌的种类、分布及保护情况,并就目前保护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汇报。随后,张天彤与桑植民歌传承人及传唱人展开了亲切的经验、唱法交流,对桑植民歌非遗的保护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桑植民歌后继传承人问题及传播路径、桑植民歌的语言环境和润腔演唱的联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张天彤对我县桑植民歌的保护给予高度肯定,她表示,桑植民歌具有悠久历史,无论是民俗文化的积淀还是红色文化的积淀,都表明桑植民歌是一个具有区域性色彩的歌种;要分层次、多方面、多角度进行非遗保护,不仅要保存好历史基础资料,更要把老旧歌带、磁盘、手稿数字化,把桑植民歌变成“有声”历史;传承人,要想明白“谁传承,传给谁,怎么传”的问题,应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传授方式;同时既要守正,又要创新,在保证地域性、民族性的同时,进行艺术创新,与时俱进。

王茂蓉对张天彤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能够让桑植民歌更进一步,让更多的人知晓、传唱桑植民歌。她强调,要进一步加强桑植民歌的传唱,让更多当地人知道桑植民歌这个“金饭碗”,自发地参与到桑植民歌的传唱中来,同时要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不仅需要过硬的演唱素质,同时还要进一步学习当地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及方言文化等,多方位、全方面提高传承人素质;要重视桑植民歌的语言环境问题,桑植方言是桑植民歌的基础,要高度重视语言问题;要加快桑植民歌全民性普及,不仅要加快桑植民歌教材的创作,更要加快桑植民歌与不同种类曲目之间的融合,加强与高校合作,完善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等相关措施,进一步保障桑植民歌高质量发展。

(一审:秦福  二审:杨明  三审:吴明波)

责编:刘璐

来源: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时政报道
视听桑植
时政报道

  下载APP